close

19年前萬利街的一樁往事

天下雜誌-01.jpg 

2009.06.19

 

林肯大郡倒了,台北縣、市幾個山坡地社區,才開始聯合組成自救團體,反對山坡地繼續濫墾。 不同於慘劇發生才圖謀補救,同樣屬山坡地的台北市萬芳社區,早已從四年前的自救團體,蛻變成現在的監督團體。

 

自助而後天助

   過去四年,萬芳社區已成功阻止兩起公共工程開發案。最近一件成功監督的案子,發生在今年四月間。萬芳社區居民發現木柵高工旁、萬芳路口的山丘,被建商用來作住宅建地,一片鮮綠樹林,被怪手無情挖禿。「幾場豪雨,工地泥沙沖進附近住家,黃濁泥水高達五十公分,」一位任戶描述濫墾帶來的後果。

  掌握地質資料後,萬芳社區居民立即聯合抗議這件山坡地開發案。里長許紹華指出,建地平均坡度達四十九度,卻要蓋二十層樓住宅,不但破壞水土保持,更危及山坡下住戶安全。

  在向議員陳情後,由市議員會同都市發展局官員至工地會勘,並與業者舉行公聽會,才由台北市政府裁示暫緩施工。

 萬芳社區居民深深感受到自助而後天助。在過去四年三次阻擋山坡地開發運動中擔任軍師後,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深刻感受,「只有在地住民才會對自己腳下狀況這麼在乎、這麼清楚。」劉毓秀指出,「居民應站出來主動參與公共決策。」  萬芳社區居民之所以勇於站出來參與公共決策,是五年前發生一場住宅安全危機。居民將這場危機,變成改造萬芳社區的轉機。

 在此之前的萬芳社區,與一般國宅社區沒有兩樣。住戶李聰得形容以前的萬芳社區是:「房子破破的、路邊草木雜亂,有點像南機場。」

 八十一年,國宅處預備在萬芳社區萬利街尾蓋國宅。這場預建地在一塊垂直的坡坎上,根據地質資料顯示,這塊地底下以前是沼澤地與礦坑,「地底像塊軟蛋糕,根本承受不起開發壓力,」家就住在柀坎下的里長許紹華描述。

  智囊團向專家請益

  原來極少往來的住戶,在擔心國宅開發會引發倒塌的共同危機感下,第一次凝聚起來抗爭。他們掛白布條、向市政府陳情,卻得不到回應,建商圍起柵欄繼續整地。

 身兼彭婉如基金會董事的劉毓秀,是萬芳社區住戶裡的社會運動健將,她與幾位熱心居民組成抗爭運動智囊團,並公推最具「雞婆精神」的許紹華,作活動召集人與聯絡人。

 劉毓秀在請教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後,確定兩大策略:一是吸引媒體大幅報導;二是與市議員保持良好關係,以利日後翻案阻止國宅處在此興建國宅。  在市議員協助下,多次在議會召開公聽會。為了說服官員與建商,智囊團負責取得地質鑽探資料,並向專家請教開發後可能遭致的危害。例如順向坡頁岩容易產生地滑,坡坎又太接近民宅,「我們將框格式擋土牆承受壓力後,慢慢拱起,然後像燈泡一樣粉碎的過程,一一畫出來,」劉毓秀得意地說:「連國宅處總工程師請來的鑑定專家,都無言以對。」

 在多次會議,以及許紹華以強硬態度帶領居民抗議後,國宅處終於了解這項開發案阻力強大,並宣布暫緩國宅興建。

轉自—萬利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j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